20世纪的中国经历了高度密集的社会变革,在短短的100年间,它就从半封建半殖民地转变为以经济为主导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同的社会形态特征在现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留下印记,变革中继承,继承中变革。在当前的中国,新的中央商务区主要代表了资本的力量。这些中央商务区功能单一,充斥着漂亮的大型办公摩天大楼,很少对社区空间、公众建筑、历史文化及其起承转接有充分考量。能否在其他意识形态中的积极面找到合适的形态和功能,应用到新的城市中,来真正反映现代中国的包容性和多元化?封建时代的不变性、持久性和明确性,以及社会主义的信仰--自由、平等和团结一样,是否在当下的城市设计中得以平衡表达?
西安古城的城市形态在今日的西安市区中心依然清晰可见:方格网状系统的街道、巨大的城墙以及轴线端部具有象征意义的塔楼。BAU的方案阵列了八个巨大的体块,每个体块又都划分成九个小型区域,中间是留空的院落。中央商务区周边空旷的环状公园明确界定了CBD的边界,无墙却有着古城围墙一样的安定感。线性景观带可以随着CBD建筑体量的扩展而延伸。沿街建筑的界面通过导则控制,形成城中城的格局,寓意往日的城市形态。这一设计策略同时使行政中心自然地坐落于城中城,没有围墙的权利中心,象征着开放与友好。
八个位于街坊中心的院落串连成CBD区域的步行轴线,形成网络型的公共开放区域。仿照格里芬和马奥尼的堪培拉城市设计,在三条东西向的公共区域轴线上,设置特殊的功能空间用以表达自由、博爱和平等理念。这些功能包括:文化机构、图书馆、市场、休闲设施以及便民办公场所。
在这个大的框架下,房产市场可以自由运作。同时,为了避免形成单一的纯商业区,需要设置一定数量的居住功能。这些功能分布在连续的网络组织内,在CBD区域形成不同的使用强度和特性。为了在保护开发市场自由运作的同时又确保公共空间网络的品质,设计明确了一系列建筑体量的最大限度,主要的公共空间避免被高楼遮蔽,使用者可以享受自由的阳光。